股票简称:中设股份
股票代码:002883

【中设大讲堂】第六期 | 探索公园城市和谐共生的“集合化”之路

发布日期:2024-04-16      浏览次数:123

4月13日下午,由无锡市城市科学研究会、江苏中设集团联合举办的《无锡市城市科学研究会2023年度工作会议》以及“公园城市述要—以淄博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为例”专题讲座在江苏中设集团三楼报告厅顺利召开,这也是“江苏中设”大讲堂的第六讲。


   


本期大讲堂特别邀请了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亲临共话《公园城市述要——以淄博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为例》,并进行了热烈地交流互动。

刘教授从公园城市的时代背景与建设目标、人居环境理论基础出发,引出我国在公园城市建设方法的探索,阐述了当前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的主攻方向以及全域体系的构建,由此带动公园城市的多维度、高质量的发展。

公园城市将生态价值考虑其中、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揭示了一座城市的新发展之路:公共财富的积累、生气的营造、活力的提升、竞争力的强化。公园城市的深远意义就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集合化”之路。

淄博公园城市的建设规划实践初步表明:合理完善的公园城市评价体系是公园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对于建设公园城市发挥着引领、推进和落实的关键作用。


  


公园城市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城市物理空间的优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城市文化的提升。它旨在通过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公园城市还体现了对新发展理念的全面体现,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通过实施公园城市的理念,可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江苏中设集团将在公园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不断追求“人、城、境、业”的高度和谐统一,为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环境而努力。

 

 专家介绍:


         刘滨谊,1957年生,1989年成为中国首位风景园林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委员会主任、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目前任职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和苏州大学驻校学者,兼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办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美国风景园林协会终身荣誉会员(华人唯一)、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师学会资深会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理事。迄今已培养毕业风景园林学博士46名、硕士210多名;出版《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人居环境三元论》等著作18部、论文560多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部支撑项目1项。在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策划总规、公园城市规划、河流与滨水景观设计、科技工业园区与大学校园规划、城市设计、广场设计、公园与园林设计等项目实施建设方面具有41年的研究、教学及实践经验,主持完成200多个规划设计建造的实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