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1-11-29 浏览次数:603 |
张京祥
现任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同时也是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中国城市规划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 秀人才奖获得者 。2016年获“江苏省设计大师”称号。
过秀成
现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交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城市规划学会综合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公路学会理事、江苏省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营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交通管理专家、南京市汽车运输协会专家组顾问等。长期致力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大型公建交通影响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区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陈艾荣
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桥梁工程系桥梁设计方法与过程研究室主任。兼任国际桥梁维护与安全协会(IABMAS)中国团组主席、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基金会理事、第五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公路学会桥梁与隧道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近年来从事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桥梁维护与安全、拓扑优化与桥梁造型、极端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性能评价、以及桥梁全寿命和耐久性方面的研究。
成玉宁
现任东南大学特聘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东南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市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分委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主任,《中国园林》、《风景园林》杂志编委。
刘松玉
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东南大学岩土工程学科首席带头人,东南大学未来地下空间研究院(学术特区)常务副院长,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长期从事桩基础与特殊地基/路基稳定、原位测试技术、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钱锋,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从事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21年10月21日提名为第十批全国勘察设计大师。
王阿华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朱新实,安徽省公路局总工程师,交通部.跨世纪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
丁选民
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岩土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金奖、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以及重庆市十佳科技青年奖等荣誉。
刘伟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现任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杰出人物、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领军人才、首届上海市市政公路行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其领衔的道路与交通工程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长期从事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工程设计与科研工作,特别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热点,突破传统领域,整合多专业创造前沿技术领域并推进学科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