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第四期】 快来围观!从“杭州亚运”场馆看建筑结构之美 发布日期:2023-10-26 浏览次数:1870 |
本期大讲堂“建筑秀”主题:
*亚运双生—杭州奥体博览城设计回顾
*杭州奥体主体育场与网球中心结构设计
*体育场馆结构与复杂表皮的设计
10月26日,中设大讲堂第四期——“杭州亚运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与网球中心建筑设计”主题论坛火热开讲,本场活动由江苏中设集团、无锡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主办, CCDI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协办。
论坛盛情邀请到了PTW设计事务所设计董事秦笛、悉地国际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高颖、悉地国际集团副总工程师朱勇军,分别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介绍杭州亚运会部分场馆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特点和难点。
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副局长、无锡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何跃平,江苏中设集团总工程师沈建钢,无锡市建管中心副主任楼可为,无锡市审图中心副主任崔贵,无锡市新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新吴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黄强,滨湖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珂伟,无锡市建管中心房建设计部经理邹海峰,PTW设计事务所执行董事刘慧,悉地国际集团副总裁张鑫等各位领导及嘉宾受邀出席。论坛由无锡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秘书长史留英主持。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晚间伴随着美轮美奂的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在结构设计从业者的眼中,除了精彩的比赛,还有承载了建筑之美的体育场馆结构。
PROJECT
杭州亚运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与网球中心项目概况
杭州奥体博览城主体育场,总建筑面积210,110㎡,固定观众坐席80912座,外轮廓平面近似椭圆形,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看台区上覆完整的环状花瓣造型钢罩棚,罩棚由28片大、小花瓣形成的14个花瓣组构成,钢罩棚南北长约333m,东西宽约285m,最大悬挑长度52.5m,顶标高60.740m。体育场下部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上部钢结构罩棚采用空间管桁架+弦支单层网壳组合结构体系。
主体育场造型较为新颖、复杂,结构设计难度大,设计时采用多程序、多模型对上、下部结构进行整体总装分析及专项研究分析,结合结构超长无缝设计、超长多点输入、重点部位和节点构件加强等多项关键技术,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抗震性能化目标及实施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杭州奥体网球中心可移动屋盖,上部为环状花瓣造型的可开启屋盖,隐喻“照相机快门”,8片屋盖闭合时覆盖整个场地,开合时间20分钟,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看台及功能用房。移动屋盖单片重量160t,径向长度45m,宽25m,面积约1000㎡,向圆心悬挑30m。移动屋盖每榀设置一个固定转轴及三条同心旋转轨道结构,其中两条轨道固定在移动屋盖上,一条轨道固定在固定屋盖上。
亚运双生—杭州奥体博览城设计回顾
专家简介 秦笛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任PTW设计事务所设计董事;
*主持参与并担任了杭州奥体博览城、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体育场咸阳奥体中心、全运会主场馆西安奥体中心、海南省第六届省运会儋州体育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和方案负责人。
讲座精华分享
作为承载国际赛事的超大型体育设施——杭州奥体博览城,秦教授从“为赛事”到“为城市”的建设开发理念的创新,从“几何秩序”到“有机美学”的美学导向在大型体育建筑里的创新,从“建筑地标”到“文化地景”的文化传承推动城市发展的创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场馆的设计挑战和构想。同时,从钢结构罩棚+混凝土看台设计、结构单元标准化设计、可开启屋盖等关键技术的设计应用对于建造的难度和成本的控制等方面,生动诠释了杭州奥体博览城不仅是一个体育中心和博览中心,也是一个城市生活的场所和内容丰富的“公园”,凝聚着体育事件(庆典)和日常生活(休闲)两种气氛下的参与感和共生性。
*硕士毕业于深圳大学;
*正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英国结构工程师协会注册工程师;
*现任悉地国际北京分公司负责人;
*主要从事大跨空间结构和高层的设计与研究工作,作为专业负责人设计衢州体育中心、黄河体育馆、杭州网球中心、山西奥体三馆、中钢天津广场等项目。
讲座精华分享
高教授对两座大型体育场馆结构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详细讲解,从近乎于自由曲面的花瓣,到14组花瓣单元,最终组成了亚运主体育场的壮观形象,是建筑美学的体现,更是结构美学的展现。外观形态,从花瓣到整个建筑,是由简入繁;而结构体系,特别是钢结构体系的优化,又是由繁入简的升华。对于结构近1000米超长无缝、366米超长多点输入、看台外倾作用下的砼构件受拉、先铰接后刚接的新型支座、埋入式铸钢节点、长悬挑看台楼盖等关键技术的讲解,让与会人员颇受启发。
体育场馆结构与复杂表皮的设计
专家简介 朱勇军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现任悉地国际集团副总工程师,设计副总裁;
*主持参与了多项体育场馆、高层超高层建筑及高铁客运站项目,包括杭州奥体中心、西安奥体中心、山西体育中心等。
讲座精华分享
朱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众多体育场馆的结构设计案例。其中,“旋转的快门”这个比喻,特别形象生动、让人记忆深刻。亚运网球中心的可移动屋顶,单片160吨,1000平方米,悬挑30米,45度旋转开启,20分钟开合完成,结构设计师化身为机械魔法师,给我们展示了别样的美感,又一次验证了基建狂魔的美誉。设计中对于安全隐患点的分析和精细化的计算模型分析,核心关键节点的构造优化,机械移动装置的计算模拟、刚度均匀性研究,灵活运用了力学的基本原理,全面反映了结构的复杂受力状态,在合理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体系的创新,最终成就了整个项目的美。
本次论坛下半场为现场互动问答环节,由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技术总监夏东主持。与会专家、设计师们共同围绕杭州亚运会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和网球中心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和应用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就建筑、结构、景观等专业问题进行了交流互动。
本次论坛在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和现场热烈的交流讨论中落下帷幕。专家们分享了他们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建筑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义,同时强调了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本次论坛为建筑设计行业的专家、设计师们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增进了对建筑设计前沿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