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设智能化监测保护方案,守护城市地铁健康安全运行 发布日期:2022-09-22 浏览次数:3150 |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和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地铁运营线路长度7253.73公里,新增地铁运营线路长度971.93公里,各地地铁保有量和新增量持续上升。而地铁隧道通常都建造在地质复杂、地下管线密集、交通繁忙的闹市中心,无论在施工期还是在运营期都需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变形监测,以确保主体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否则隧道结构变形、开裂、渗漏等问题都可能威胁到地铁隧道的运行安全。本着“预防为主、联动监管、分工负责、及时处置”的原则,重点对地铁隧道永久结构检测、保护区结构检测和巡查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置,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地铁运营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中设集团根据地铁隧道监测的特殊性、周期性和长期性,上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桥隧智能检测与监测云平台,开发智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引进自动变形监测系统、无人机智能巡查等技术,并着力培养出了相关技术型人才队伍,针对所承接的不同状态、不同类型的监测项目及其需求,有针对性地输出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各地的城市地铁项目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自2010年起,江苏中设集团正式进入轨道交通监测领域,先后在无锡、常州、南京、徐州等地承接了地铁第三方监测、地铁保护区监测和运营线路长期结构监测三大类,共计50余个相关项目。
部分项目案例:
徐州金融集聚区下穿昆仑大道人行过街通道轨道交通保护区安全监测项目
金融集聚区地下通道位于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与纬八路交叉口,通道下穿昆仑大道,通道总长度约160m、净宽约12.9~22.9m。通道下侧为现状徐州2号线大龙湖站~市行政中心站区间隧道。
集团岩土与检测事业部徐州地铁监测项目部利用自有监测云平台通过6台测量机器人联网,对下穿通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116个断面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长达10个多月的连续监测,为徐州市重点市政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高浪路(蠡湖大道—长江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涉地铁保护区监测项目
高浪路快速化改造的基本线位沿着高浪路现状道路布线,呈东西走向。线路西端为蠡湖大道学府立交,东端止于高浪大桥西侧桥台。线位基本沿现状道路布设。
项目自2020年底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涉地铁4号线节点土建施工,涉地铁1号线节点仍处于基坑施工阶段。由于项目位于地铁正上方,影响等级为特级,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工程风险高,为确保项目施工期间运营地铁的结构安全,集团岩土与检测事业部在投入了多台高精度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开展实时监测的同时,采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定期对项目关键节点前后地铁隧道结构状态进行全面扫描和病害诊断,进一步提升了监测技术服务的质量。
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第三方监测02标
集团岩土与检测事业部作为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在工程实施期间根据职责要求,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信息化平台将监测管理和风险管控工作进行串联,在车站深基坑开挖、区间盾构掘进及全线工后变形检测等各个阶段,实现了在建地铁线路的风险数据模块化管理应用。
无锡地铁2、4号线结构和房建委外监测维保项目
本项目包含无锡地铁2号线全线26.743km结构变形监测、4号线全线24.54km结构变形监测以及两条运营线路的地铁保护区巡查,具有工作体量大、技术要求高、服务周期长等特点。
为出色完成本项目巡查任务,集团岩土与检测事业部针对长线路巡查技术要求,在划分管理单元,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引入固定翼无人机巡查技术,充分利用无人机速度快、视角变换灵活、活动范围大等特点,建立起“地空联动”的巡查体系,大幅提升了巡查效率和数据质量,获得了业主单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