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设大讲堂】第九讲顺利开讲! 发布日期:2024-12-26 浏览次数:277 |
12月24日下午,中设大讲堂第九讲在公司顺利开讲,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伟杰,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博导过秀成等嘉宾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江苏中设集团、江苏省科佳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航道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集团技术总监夏至主持本次活动。
夏至在开场语中指出,国家重视交通发展,旨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交通体系,以满足出行需求,并将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加大科技创新,提升效率和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和污染,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此,本次讲座诚邀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伟杰先生以及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博导过秀成先生共同进行专题讲座,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创新技术与案例分享。
刘伟杰
《上海综合交通领域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主持完成了百余项重大重点工程,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国家优秀设计奖银奖和铜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获省部级优秀咨询成果奖、优秀设计奖、优秀规划奖等80余项。主持研发了多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主编国家、上海市地方标准10余本,授权专利20余项。
刘伟杰先生从综合交通领域前瞻性的安全韧性、便捷融合、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和人本包容六个方面进行了剖析。聚焦于上海综合交通领域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旨在推动交通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效能提升、安全保障增强以及可持续发展,覆盖技术创新、体制改革、绿色发展等多个维度,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刘伟杰先生概述了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所涉及的领域,讨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运营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多元交通方式融合不足、空间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压力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总结了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安全韧性与便捷融合、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和人本包容等社会效应的考量。
该研究为上海综合交通领域提供了全面的前瞻性战略规划,通过创新思维和战略眼光,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期实现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共享化的交通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中设集团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江航在会上进行了《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成果报告。该项目针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协同机制、试点引领、网络布局、通行政策、运输组织、信息服务方面塑造六大样板,其相关措施在国内外具有原创性,且推广应用价值高,可为同类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提供重要参考。该成果展示了无锡市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荣获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省科技咨询协会技术创新二等奖。
江苏中设集团规划专业总工程师张建军在会上进行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式联运协同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的成果报告。该项目针对当前多式联运数据交互瓶颈,结合区块链技术,开展了多式联运平台和“铁水联运”试点运用,并荣获省科技咨询协会咨询创新奖。
演讲完毕,论坛进入提问环节。专家对听众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
过秀成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社会科学基金,省社科基金,省交通科技项目,省建设科技项目等40余项研究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主编与参编教材9本、专著21本,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过秀成教授深入探讨了城乡客运、交通规划、信息技术、治理现代化、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方面现代化的多维度含义,包括人的全面现代化、法治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以及交通行业的现代化。他提出,现代化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对生命指标的突破,需要打破传统专业性,融合新技术和新理念。
同时,过秀成教授强调了城市空间体系和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提升等关键词进行思考的必要性。此外,他提出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本质,即适应和支撑社会主义发展,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化和多业融合推动城市更新,并强调了研究方法论、视野和思维模式的改变,以及科技创新在推动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最后,过秀成教授呼吁大家要持续努力,追求高质量发展,并对江苏中设集团的未来寄予厚望。
当前,国家在重点规划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和公共交通发展,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本次论坛为与会人员搭建了交流平台,协同创新,共谋未来,有力推动综合交通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